1、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中國經濟正在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新舊動能轉化趨勢不斷強化。我們有充滿活力的微觀基礎、充足的宏觀政策工具,能夠確保經濟發展基本面的良好態勢。中國智能產業快速增長,2018年與人工智能相關的產業規模超過5000億元,正在成為重要的新經濟增長點。中國鼓勵各類企業公平競爭,高度重視企業特別中小企業發展,大力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為智能產業發展提供充分的公共產品。
2、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研究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問題、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問題。要根據各地區的條件,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要充分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和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的攻堅戰。
3、央行:召開金融機構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工作會議。各金融機構要抓緊推動LPR運用,盡快實現新發放貸款主要參考LPR定價,堅決打破貸款利率隱性下限,推動貸款實際利率進一步下降。要深入研判經濟金融形勢,進一步加大對實體經濟的金融支持,并保持其商業可持續性,同時優化信貸結構,將更多金融資源用于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制造業、服務業貸款提供支持,為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做貢獻。
一、宏觀經濟
1、國務院:印發《中國(山東)、(江蘇)、(廣西)、(河北)、(云南)、(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山東自貿試驗區提出了加快發展海洋特色產業和探索中日韓三國地方經濟合作等方面的具體舉措。廣西自貿試驗區提出了打造對東盟合作先行先試示范區和打造西部陸海聯通門戶港等方面的具體舉措。云南自貿試驗區提出了創新沿邊跨境經濟合作模式等方面的具體舉措。黑龍江自貿試驗區提出了加快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和建設面向俄羅斯及東北亞的交通物流樞紐等方面的具體舉措。
2、經濟參考報:今年以來,無論是募資還是投資,創投市場均有所降溫,投資金額和案例數近乎“腰斬”。人工智能、醫療健康等領域正成為投資機構“重金押注”的熱門賽道。業內人士表示,資本將更加關注原始創新和硬科技創新,而資本助推下的“燒錢換規模”的企業增長模式將被謹慎對待。
3、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肖遠企:銀行作為“錢”的中介,時刻面臨著來自內外的風險,既要防“內鬼”把錢據為己有,又擔心把錢借出去后收不回來,連本帶息損失殆盡。從這個意義上說,銀行經營管理水平的高低主要體現在其管控風險的能力上。
4、經濟參考報:當前地方債發行已經超過3.7萬億元,十余地全年新增額度已經用完。按照9月底前發行完全年3.08萬億新增債券的安排,8、9月月均還需發行新增債券約2635億元。下一階段,聚焦重大項目,專項債品種試點范圍有望進一步擴大,地方債補短板、穩投資的效果還將繼續顯現。
5、周一,央行開展1年期1500億MLF操作,中標利率3.3%。當日有1490億元MLF和200億元逆回購到期,凈回籠190億元。
6、隔夜shibor報2.6390%,上漲5.30個基點。7天shibor報2.6690%,上漲1.80個基點。3個月shibor報2.6940%,上漲0.40個基點。
二、地產聚焦
1、自然資源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關于修改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的決定,鼓勵農村盤活利用閑置宅基地。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在符合規劃、依法登記,并經三分之二以上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同意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出讓、出租等方式交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或個人直接使用。允許已經進城落戶的農村村民自愿有償退出宅基地。
2、經濟參考報:促進樓市健康發展,關鍵要加強房地產金融監管,把好樓市資金“水龍頭”。合理控制房地產貸款投放,保持個人住房貸款合理適度增長,加大對高杠桿經營的大型房企融資行為的監管和風險提示,合理管控企業有息負債規模和資產負債率。加強對銀行理財、委托貸款等渠道流入房地產的資金管理。
3、綠城中國:終止收購百年人壽9億股股份的交易。總裁張亞東表示,綠城一直想要構建養老及金融板塊,只是銀保監會未批準,未來仍會持續加強這一板塊的構建。
三、股市盤點
1、上證指數報2863.57點,下跌1.17%,成交額1910.37億。深證成指報9270.39點,下跌0.98%,成交額2700.62億。創業板指報1600.80點,下跌0.91%,成交額839.17億。滬深兩市合計成交4610.99億。從盤面上看,黃金、醫藥和汽車等板塊漲幅居前,保險、銀行和區塊鏈等板塊跌幅居前。北向資金凈流出30.34億元。
2、恒生指數跌1.91%,報25680.33點。國企指數跌1.78%,報10013.51點。
3、中證報:國新基金系募集資金總規模已超過7000億元,旗下國風投基金投資項目與科創板定位高度契合,今年預計有8-11個項目可完成上市申報。國風投基金領投孚能科技,成為其除聯合創始人外最大機構投資人,戰略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目前已取得某國際知名車企價值180億美元電池訂單。
4、證券日報:今年以來,剔除并購重組失敗的項目,A股市場共有1064家上市公司參與到了并購重組項目交易中,占比較多的為制造業和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分析人士表示,今年并購重組相比去年有所增長,特別是計劃并購重組的上市公司數量大增。科創類企業并購重組相對傳統產業更加頻繁。
5、中證網:以公告發布日期計,今年以來二級市場發生5508起高管減持行為,涉及942家上市公司,合計減持股份達41.37億股,變動部分參考市值為425.96億元。粗略計算,交易日高管日均減持次數超過32次。
6、中證報:上市公司2019年半年報進入密集披露期。在通信行業105家上市公司中,共有46家公布半年報。5G產業鏈上市公司業績表現搶眼,行業蓄勢待發。隨著5G商業化時代漸行漸近,通信行業表現備受關注。5G龍頭公司仍保持強勁增長態勢,引領市場整體向好。
7、富貴鳥:公司8月24日收到泉州中院公告及民事裁定書,裁定駁回富貴鳥股份有限公司管理人關于批準重整計劃草案的申請并終止富貴鳥股份有限公司重整程序,宣告富貴鳥股份有限公司破產。
8、京東方A:上半年,實現營收550.39億元,同比增26.6%;凈利潤16.68億元,同比下降43.9%。上半年,半導體顯示產業高世代線產能集中快速釋放,市場需求不振,供過于求的局面愈發嚴峻,面板價格持續下跌,顯示業務盈利能力大幅下降。
9、三六零:上半年,實現營收59.25億元,同比降1.67%;凈利潤40.52億元,同比增163.66%;扣非后凈利16.09億元,同比增15.76%。報告期內,公司互聯網廣告及服務收入46.97億元,同比略降1.16%;智能硬件業務收入6.17億元,同比增22.57%;安全業務尚未形成規模化收入。
10、兩市融資余額:截至8月23日,上交所融資余額報5349.54億,較前一交易日減少11.96億;深交所融資余額報3680.85億,增加2.72億元;兩市合計9030.39億元,減少9.24億元。
四、行業觀察
1、騰訊馬化騰:各個實體產業正在與信息產業結合,形成新搭檔來參與競爭。汽車產業正在面對百年未有的大變局。5G技術的應用、人工智能的落地、新能源的替代、智慧城市的治理等,正在推動跨界協作,特別是信息產業與汽車產業的融合創新,構建了新的車聯網生態。
2、證券時報:壽險行業正進入激烈的“頭部”競爭時代。最近這一年,五大險企悉數更換董事長、總經理等。有業界人士認為,這些公司掌門人的變化,并非只是坐在一把手位置上的人調整了,更重要的是戰略的調整或變化,以及為支撐戰略而進行公司組織架構和更多人的調整。
3、央視新聞: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中國首部資源稅法。中外合作開采陸上、海上石油資源的企業依法繳納資源稅。2011年11月1日前已依法訂立中外合作開采陸上、海上石油資源合同的,在該合同有效期內,繼續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礦區使用費,不繳納資源稅;合同期滿后,依法繳納資源稅。該法將從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4、百度李彥宏:在自動駕駛領域,中國和美國其實也有著相當大的競爭。美國更多強調單車智能,在道路測試上的規范以及相關的法律更加靈活。但中國有基礎設施方面的優勢,可以在路側增加很多設備來提升安全和提升效率。
5、LatePost:據悉,美團點評將在全國大規模重啟共享充電寶項目。這個項目于2017年第一次開始小規模測試,后兩度被擱置。這是它的第三次啟動,而且將是正式、大規模的擴張。
6、中新經緯:近期,有關新能源車企醞釀漲價的消息開始涌現。與傳言的漲價不同,為留住消費者,不少車企還是選擇了后者,包括比亞迪、北汽、奇瑞、長安等眾多品牌的4S店都明確表示沒有收到漲價通知。
7、北京日報:從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明年,我國將首次執行火星探測任務。通過一次發射任務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對火星開展全球性、綜合性的環繞探測,并對局部地區開展巡視探測。
五、產業數據
1、卓創資訊:8月23日全國外三元生豬出欄均價26.14元/公斤,月內累計上漲6.58元/公斤,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漲幅達到33.64%。8月23日全國生豬自繁自養盈利均值1416.62元/頭,屬于近十年來的最高點。在這之前,最高點是2016年6月1日的853.38元/頭。
2、乘聯會、威爾森:聯合預測今年9月整體乘用車市場批發量預計為198.0萬輛,同比去年9月萎縮2.2%。相比7月,9月整體乘用車市場在基礎銷量上增量29.8%,影響9月批發量的主要因素是季節性上升帶來的增量、經銷商庫存壓力緩解、生命周期指數上升及廠商沖量帶來一定的增量。
3、經濟參考報:2019年上半年參與投資這一行業的VC/PE超500余家,其中,IDG資本、紅杉中國、元生創投、國中創投、華蓋資本、君聯資本等最為活躍。尤其是在今年5月,大量資金涌入生物技術、醫療健康行業,涉及投資金額123.52億元人民幣,排在所有行業之首。
4、證券日報: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獲批持牌開業的消費金融公司共24家,僅今年董監高有所調整的就有8家,占比三分之一。業內表示在行業競爭越發激烈的情況下,持牌系消費金融公司除了正常的人事變動及股東變動之外,也可能是來自業績承壓后的人事替換。
5、新華社:貴州省日前印發《互聯網新型數字設施建設專項行動方案》,明確2019年至2022年貴州數字設施投資累計將達500億元以上,明確將推進5G網絡建設和商用,積極開展5G應用創新,2019年開展試商用,2020年將實現規模商用,2022年將實現全面商用。
六、公司要聞
1、曠視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有望成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真正人工智能領域的公司。業績期內,曠視的收入由2016年的6780萬元,增至2018年的14.27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358.8%。就2018年收入而言,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人工智能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
2、蘇寧易購:已經收到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出具的《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不實施進一步審查決定書》,“對蘇寧易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收購荷蘭家樂福中國控股公司股權案不實施進一步審查”,這意味著,蘇寧易購收購家樂福通過反壟斷審查,即將步入實施階段。
3、康師傅控股:上半年,營收304.95億元,同比下滑1.62%;凈利潤15.03億元,同比增15.05%。方便面及飲品的收益分別同比上漲3.68%及下降4.08%。
4、長城汽車:上半年,實現營收413.8億元,同比減少15%;實現凈利潤15.17億元,同比減少59%。
七、資本動態
1、中證報:上半年,鐵礦石價格一度“一騎絕塵”持續飆升,而8月以來一路下行,價格跌回春季水平。同時,焦煤、焦炭也出現震蕩調整態勢。有觀點認為,礦煤焦鋼市場短期或將繼續調整,秋季有望啟動止跌反彈,四季度大概率呈弱勢運行,焦炭走勢可能會相對比較堅挺。
2、5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上行0.02%,至100.005;1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上行0.05%,至98.835。10年期國債利率跌1.50BP,至3.05%;10年期國開債利率跌2.253BP,至3.41%。
3、截至8月26日下午收盤,國內期市漲跌參半,貴金屬保持強勢,滬銀漲逾4%,滬金漲逾3%;農產品多數上漲,棕櫚油、早秈稻、豆一、雞蛋漲逾2%;軟商品表現較差,鄭棉跌逾4%,棉紗跌逾2%;黑色系表現亦不佳,焦炭跌逾3%,焦煤跌逾2%,熱卷和螺紋鋼跌逾1%;能化品表現不一,乙二醇漲逾1%,燃油飄紅,瀝青、玻璃跌逾1%,原油、PVC飄綠;基本金屬多數下跌,滬錫、滬鋅、滬銅、滬鋁均下跌,但滬鎳漲近1%。
4、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8月26日,原油期貨主力合約SC1910以422.1元/桶收盤,跌幅為0.80%。主力合約成交320820手,持倉減少2668手至35384手。全部合約成交330162手,持倉減少836手至47468手。
5、在岸人民幣兌美元16:30收盤,報7.1528,跌0.9926%,人民幣中間價報7.0570,漲0.0028%。NDF:3個月報7.1765,6個月報7.1949,1年報7.2264,2年報7.3352。
6、新三板: 8月26日合計掛牌9347家公司,當日減少26家,成交金額3.66億,其中做市轉讓2.23億,集合競價1.43億。三板成指報920.93,漲0.05%,成交額2.03億。
7、上股交:掛牌企業總數9899,其中N板238,E板453家,Q板9208家。
八、國際資訊
1、印度央行副行長BP Kanungo:在貿易戰升級的背景下,外匯市場的震蕩將令央行別無選擇,只能干預市場,以恢復市場秩序。
2、美國三大股指收高,集體漲逾1%。標普500指數收盤上漲31.30點,漲幅1.10%,報2878.38點;納斯達克指數收盤上漲102.00點,漲幅1.32%,報7853.74點;道瓊斯指數收盤上漲269.90點,漲幅1.05%,報25898.83點。耐克、迪士尼漲逾2%,領漲道指。科技股普漲,蘋果漲近2%,亞馬遜、谷歌漲逾1%。
3、英國股市因夏季銀行假日休市一天。德國DAX指數漲0.4%,報11658.04點,法國CAC40指數漲0.45%,報5351.02點。
4、日經225指數跌2.17%,報20261.04點。韓國KOSPI指數跌1.64%,報1916.31點。
5、布倫特原油再度擴大跌幅至1%,報58.77美元/桶;WTI原油跌0.78%,報53.72美元/桶。
6、COMEX 12月黃金期貨收跌0.40美元,報1537.20美元/盎司。